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蘋果三星專利大戰逆轉的背后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蘋果三星專利大戰逆轉的背后

發布時間:2015.09.01 新聞來源:廣州惟恒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版權登記 知識產權顧問 高新科技/產學研項目申報
      智能手機領域的兩大巨頭蘋果和三星之間的專利大戰備受矚目,每次交鋒都是專利界的熱點話題。雙方歷時數載,互有勝負爭奪最近卻不斷曝出有利于三星的新聞,先是包括多家美國公司在內的安卓陣營發聲馳援三星,而后蘋果在德國和美國爭議專利被判無效。雙方本回合專利博弈,是三星即將占優,還是同往常一樣會以和解結束,讓小編帶您走進三星蘋果專利博弈的背后,看看三星蘋果那些年、那些事。

  【三星占優的端倪已現?】

  蘋果三星專利侵權案再逆轉

  8月18日,據Apple Insider報道,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在蘋果和三星的專利侵權糾紛中,蘋果認為被三星侵權的一項iPhone設計專利可能是無效的。因此,蘋果是否應當獲得5.48億美元的損失賠償仍存在疑問。

  3年前,陪審團就蘋果和三星的專利侵權案做出判決。不過,由于蘋果和三星雙方都提出上訴,因此法律過程已拖延很長時間。最初法庭裁決,三星應賠償蘋果10.5億美元,而根據美國巡回上訴法院的最新判決,這一損失賠償的數額已減少至5.48億美元。三星目前還有權向美國最高法院上訴。

  美國科技博客FOSS Patents博客主佛羅里安?穆勒(Florian Mueller)發現,關于618677設計專利(簡稱“D677專利”),USPTO的中央復審部門于8月5日向蘋果發出了“非最終決定”通知。

  在一家匿名公司(很可能是三星)的申請下,USPTO對D677專利進行了復審。穆勒認為,考慮到申請提出和采取行動之間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蘋果可能很難證明這一專利的有效性。

  此外,關于涉及同一設計的另兩項專利申請,USPTO也不支持蘋果提出的專利受益時間起點。

  USPTO表示,D677專利與蘋果此前的設計有著不同的設計元素,因此不滿足《美國法典》第35條關于可申請專利權的要求。USPTO這一決定的基礎是兩項不屬于蘋果的專利,這兩項組專利分別來自LG和一家日本公司。

  在此前蘋果和三星的專利侵權案中,三星的多款產品被認為侵犯了D677專利。這些產品包括Fascinate、Galaxy S 4G、AT&T版Galaxy S II、T-Mobile版Galaxy S II、Epic 4G Touch、Skyrocket、Showcase、Infuse 4G、Mesmerize和Vibrant等。其中,對于Galaxy S2 Skyrocket和Galaxy S2 Epic 4G兩款手機,陪審團做出的侵權認定完全基于D677專利。(騰訊科技李瑋)

  德國法庭裁決蘋果滑屏解鎖專利無效

  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爭奪中,美國蘋果公司和全世界的安卓手機廠商之間發生了不計其數的專利訴訟,許多訴訟一直延續到今天。早年,隸屬于谷歌公司的摩托羅拉移動曾經起訴蘋果公司,涉及到了蘋果的滑屏解鎖專利。

  本周二,德國一家上訴法庭判決,蘋果公司持有的滑屏解鎖專利無效,已經有其他的瑞典公司在蘋果之前開發出了類似的用戶界面技術。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早在2013年,德國一家基層法庭就已經作出判決,宣布蘋果公司這一滑屏解鎖專利屬于無效專利,得不到保護。不過蘋果不服判決,繼續上訴,但是位于卡爾斯魯厄的德國聯邦上訴法庭本周二最終裁定,維持基層法庭的裁決。

  此案中涉及到了滑屏解鎖技術,曾經是蘋果公司宣稱的獨有的用戶界面技術,在蘋果公司之后,許多安卓手機廠商也推出了不同特點的滑屏解鎖技術,滑屏解鎖直到今天也被廣泛用于安卓手機中。

  據報道,在過去幾年中,蘋果公司曾經起訴多家安卓手機廠商,指控其侵犯了自己的專利技術,而許多安卓廠商也曾經發起反訴,指控蘋果侵犯了自己的專利。

  在此案中,當年仍然隸屬于谷歌的摩托羅拉移動公司,在德國慕尼黑的一家法庭,針對蘋果所提到的用戶界面專利發起了訴訟。

  在法庭的最初判決中,德國法官支持了蘋果公司的主張,但是這一裁決后來被聯邦法庭駁回。

  在周二的判決中,德國聯邦上訴法庭表示支持此前“德國聯邦專利法庭”的判決,即取消蘋果公司在滑屏解鎖上的專利權。

  聯邦上訴法庭表示,在蘋果推出第一部智能手機之前,瑞典的一家公司已經推出了類似的技術。

  據悉,瑞典這家公司名為“Neonode”,其在蘋果公司之前推出了智能手機“Neonode N1”,而這部手機就采用了滑屏解鎖技術。德國法庭認為,蘋果的一些用戶界面技術并非首創,根本不能注冊為專利。

  這家瑞典公司研發的智能手機只銷售了數萬部,并在2008年宣布破產。隨后該公司重組成功,成為一家專利授權公司,主要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閱讀器和其他觸控屏設備廠商,提供該公司光學技術專利的授權。

  眾所周知的是,谷歌后來將摩托羅拉移動公司轉讓給了中國的聯想集團,谷歌保留了將近兩萬多個專利,聯想集團只拿到了兩千多個專利。而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公司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得該公司海量的技術專利,以便幫助安卓陣營廠商在專利訴訟中占據主導地位。

  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之后,包括蘋果公司、微軟公司對于安卓廠商的專利訴訟明顯減少。時至今日,智能手機行業的專利訴訟數量有所減少,但是當年發生的許多訴訟,至今仍然沒有完全結束,其中包括三星電子和蘋果公司之間的世紀大訴訟,兩家公司仍然在就最終的賠償金額進行糾纏(三星電子被判侵權,必須向蘋果公司賠付數億美元的經濟補償)。

  可能首先發明滑屏解鎖技術的上述瑞典公司Neonode及其手機,許多消費者從未聽說過。

  據國外科技新聞網站報道,Neonode N1這部手機上市的時間其實是2005年。手機配置了2.2英寸的小屏幕,分辨率為176X220,配置了100萬像素的攝像頭,操作系統采用了經過定制修改的微軟公司Windows CE5.0系統。

  雖然這款手機在市場上沒有獲得巨大成功,但是其用戶界面方面十分具有前瞻性。該手機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使用了大量的觸摸手勢輸入技術,用戶可以用各種手勢解鎖手機、打開撥號界面、打開聯系人等。

  美國媒體指出,根據德國多個法庭的先后裁決,目前至少可以認定在歐洲和歐盟境內,蘋果公司并未發明觸屏解鎖技術,其專利也沒有法律效力。

  德國和歐盟法庭針對這一蘋果專利的裁決,是否會對蘋果在其他地區針對安卓廠商的歷史訴訟產生一些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

  需要指出的是,蘋果公司擅長于制造用戶體驗一流的消費電子產品,但是蘋果在新技術研發上并不占據優勢。許多業內人士根據資料指出,蘋果公司在硬件方面,歷史上從未發明過任何一個新技術,都只是市面上現成技術的使用者。

  比如蘋果公司最成功的個人電腦“APPLEII”,并非人類第一臺個人電腦,而是歷史上商業上最成功的第一款個人電腦,蘋果電腦采用的圖形操作系統和鼠標等技術,也來自外部研發機構。

  蘋果研發了成功的平板電腦iPad,但是早在若干年前,微軟創始人蓋茨就在積極推廣平板電腦,微軟甚至推出了操作系統的平板電腦版本。不過微軟在平板電腦上的努力沒有獲得成功,蘋果的iPad則在用戶體驗上達到了新高度。

  2015年,蘋果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表“蘋果手表”和全新的音樂流媒體服務“蘋果音樂”,這些產品均在智能手表市場和音樂流媒體市場處于起步十分落后的位置,蘋果只是在追趕先發的對手。

  業內人士指出,在新技術采用上,蘋果一直以來的策略就是不當“小白鼠”,不使用或者開發最先進的技術,蘋果公司會耐心等待,等到一個新技術已經能夠提供比較流暢和滿意的用戶體驗,再使用這種技術推出電子產品。在音樂播放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蘋果公司執行的都是這個策略。

  一家市場研究公司2014年底發布的報告指出,在全球企業研發支出榜單中,三星電子名列全球第二名,而蘋果公司甚至不在前十名之內。蘋果的研發投入只有三星電子的三成。(騰訊科技晨曦)

  【如果真是三星占優,其原因何在?】

  高端智能手機顛覆對決:三星向左 蘋果向右

  “蘋果應該說已經到達,某種程度歷史上一個最頂點了。下一步大家都在看蘋果還能不能拿出讓大家驚叫和與眾不同的東西。iPhone6和iPhone6plus推出之前,大家都已經猜測到了蘋果這次會出個大屏手機,在中國6和plus很受歡迎,但我從意大利、德國、歐洲看了一下,基本上6和plus的銷售占比不到10%?!?-華為榮耀事業部總裁趙明說。

  蘋果向右

  手機市場遭遇行內看衰,同樣遭遇困境的還有被寄予厚望的蘋果手表Apple Watch,上市銷售已經過去四個月,蘋果拒絕公布銷量,并表示銷量“很高、但還不夠”。這讓外界懷疑蘋果手表是否能成為一款像iPhone一樣成功的產品。有業內專家表示,蘋果部分零售店的蘋果手表已經出現滯銷和積壓。另外最近公布的一份民調顯示,消費者對于蘋果手表的興趣正在快速消退,甚至有消費者認為這是一款累贅無聊的電子產品。根據MBLM公司進行的一項消費者民調,千禧年一代(接近于國內所稱的80后和90后)對于蘋果手表的總體態度是不滿意。許多消費者表示,購買蘋果手表之后的確感到很激動,但是這種興致在30天之后很快消退,越來越多的用戶認為,蘋果手表只不過是蘋果iPhone手機一個很薄弱的延伸性配件。

  蘋果只有寄希望于9月份的新品發布。根據國外網站M.I.C.Gadget援引從富士康方面得到的消息稱,iPhone 6s將于今年9月18日正式上市發售,從目前曝光的諸多信息來看,iPhone 6s和6s Plus在外形上相比過去并未有任何顯著的改變,甚至攝像頭凸起的缺點也未得到改善。

  外媒Business Insider發表分析稱,iPhone在中國市占率正出現下滑,且全球出貨量未達預期,考慮到Windows10將進一步進逼蘋果OS X系統,而Apple的下一個明星產品尚不知何時出現,Business Insider據此推測,蘋果已跨過發展高峰,正在走向下坡。

  蘋果公司如果在今年9月不能解決這些疑問,可能依舊將遭遇困境。追其根本,問題的本質:蘋果是否能繼續引領尖叫式的創新?

  三星向左

  反觀蘋果的老對手三星,卻選擇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上周,三星用全景環繞式屏幕推出三星GalaxyS6 edge+和三星Galaxy Note5。三星希望借此重振利潤增長。5.7英寸的屏幕以及增加移動支付服務是為了幫助三星從使用 Android 操作系統的各大手機品牌中脫穎而出。

  事實上,GALAXY系列也是為了對抗蘋果應運而生的。當時整個三星電子都認為“能與蘋果抗衡的就只有安卓了”。2009年下半年,首款安卓手機i7500U在歐美市場率先上市。出于系統和整體性的考慮,三星決定把今后安卓智能手機的代名詞統稱為GALAXY,產品覆蓋高端、中端及入門級的全系列。

  根據全球調研機構StrategyAnalytics無線終端戰略(WDS)服務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達4.45億部,比2014年同期增長8%,其中三星和蘋果在該季度的全球出貨量為9900萬部和6120萬部,排行第一與第二。

  在蘋果拋棄傳統,不斷將手機屏幕做大,平板電腦做小的時候,三星似乎選擇了一條最具挑戰性的路。曲面屏,三星的孤注一擲似乎收到了成效。驚艷、顛覆式創新、不可思議,這些曾經牢固地貼在蘋果身上的標簽,紛紛被媒體和消費者用于贊嘆三星Galaxy S6 edge+。

  “孤注一擲”在三星身上不是神來之筆,而是三星DNA里流淌著的戰略。

  在數字技術時代,三星電子希望成為一個領導者。三星幾乎不惜血本地投入了這場數字變革。三星在液晶顯示器的外觀和輕薄程度上不遺余力地進行創新,在通信領域,三星電子也在手機的工業設計、功能配置方面煞費苦心。

  三星電子的“孤注一擲”戰略獨特之處在于:

  第一,樹立一個雄偉的目標。

  第二,以顛覆舊規則的方式獲得差異化競爭優勢。

  第三,以“孤注一擲”的策略獲得持續競爭優勢。

  第四,“孤注一擲”的執行。

  如何在競爭中通過差異化方法做得更好?

  在把熱銷產品推入市場之前,就要先將產品變成“生魚片”,這樣才能使電子商品售出高價。

  在競爭白熱化的電子消費產品市場,今天還在熱銷的新產品,明日就變成了昔日黃花,當你第一天抓到高檔魚,在一流的日本餐館里能賣個好價錢。如果一些魚沒賣完,等到第二天再賣,就只能以一半的價格賣給二流餐館,到第三天,你就只能賣到四分之一的價格,如此以往。這就是“干魚片?!币虼?,在電子消費產品市場上的成功秘訣就是將最先進的產品在競爭爆發之前就擺上貨架。這樣,你就可以在其它產品紛紛跟進、你的產品不再時尚之前獲得一個好價格。他說:“在我們的商業中,如果你能縮短交貨時間,你就可以賺。如果我將交貨時間縮短一星期,這就大不相同。如果你兩個月之后才入市,那就完蛋了?!?/span>

  為了不讓自己的產品變成隔夜生魚片,三星電子的策略是不斷重建新規則。

  比如,在產品策略上,三星始終以最酷、最時尚的產品進駐全球市場,大屏曲面屏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曲面屏的良品率低是業界公認的技術難題,而三星孤注一擲搶占先機則需要十足的勇氣和對魄力。

  如何保持持續競爭優勢?

  三星電子的秘訣就是:設計明天。

  1970年,三星電子還在為三洋公司打雜,為其制造12英寸黑白電視機;現在的三星電子已是今非昔比,它已成為世界頂尖級的技術創新公司,它在眾多的領域創造了一系列的尖端技術,包括移動電話、手持計算設備、平面顯示器以及超薄筆記本電腦等。2015年,三星電子的專利數在全球排名第2,在取得了3052專利,僅次于IBM,領先于LG、索尼、谷歌、蘋果。

  三星的秘密武器在于其不斷開發出的超級高科技。以三星Galaxy S6 Edge+為例,這款設備包含了至少三種重要技術功能,這些功能只有三星和三星設備擁有。

  1.自主開發的系統芯片Exynos 7420;

  2.行業領先的曲面AMOLED 顯示屏,在畫質和設計方面,其他對手無可匹配;

  3、UFS 2.0閃存,提供超快的讀寫速度;

  這些都是競爭對手無法匹及的優勢,它們不會出現在其他競爭對手設備上。(砍柴網 易北辰)

  【業界普遍認為,三星蘋果專利大戰爭奪的不僅僅是專利本身】

  蘋果三星專利博弈的背后

  近日,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陪審團裁定,部分三星智能手機侵犯蘋果的數件“設計專利”,不過,由于沒有明確證據表明蘋果產品的“商業外觀”也遭到侵權,因此,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要求加州聯邦法院對此案進行重新審理,并將考慮減少三星的賠償金額。至此,三星和蘋果的專利侵權案件在經過長達5年交鋒后又有了階段性結果。在這5年時間里,蘋果與安卓陣營在多國發起專利戰,足跡遍布韓國、日本、德國、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和荷蘭,被稱為“世紀專利大戰”。

  筆者認為,三星與蘋果專利大戰背后的博弈,不僅僅只是為了爭輸贏,更主要的是各方對市場份額、用戶、供應商的爭奪。

  從市場份額的角度看,近年來,安卓陣營始終保持全球近八成的市場份額。自2007年蘋果推出iPhone智能手機以來,憑借新穎外觀以及流暢的用戶體驗,iPhone一經推出就在市場上迅速獲得成功。盡管蘋果對其操控方法、外觀設計等所有創新點都進行了專利布局,然而,自2009年開始,HTC、摩托羅拉、三星等紛紛推出安卓手機,這些手機不僅外觀上與iPhone相近,而且操控方法也與其比較類似。據IDC的數據顯示,2012年,三星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達31.3%,而蘋果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達22%,落后三星近10個百分點。為維護自身利益,蘋果選擇利用專利訴訟,打壓競爭對手。

  從用戶的角度看,盡管蘋果創新能力強,產品質量好,但由于其產品種類相對單一,且售價不菲,自然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這也給以三星為代表的安卓陣營留出了生存空間。三星每年都推出大量新品,產品覆蓋高中低各個檔次,盡可能地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因此,蘋果不得不將打擊重點轉向三星。

  在供應商方面,蘋果和三星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競爭。不斷突破創新和強調用戶體驗是蘋果一直以來的追求,蘋果以苛刻的產品質量要求而著稱,但還是有很多供貨商愿意為蘋果提供所需要的材料,而很多安卓廠商不斷與蘋果爭奪這些供應商,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蘋果的出貨量。值得一提的是,在蘋果官網公布的2014年供應商名單中,三星旗下一共有3家公司在列,包括三星電機、三星電子和三星SDI。此外,三星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工廠,也正在為蘋果制造下一代iPhone手機A9芯片。不過,為了規避在CPU制造上過于依靠三星的風險,蘋果也把部分A9產能轉移給了臺灣積體電路制造公司,這也一直是半導體代工行業熱議的話題。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三星與蘋果建立了合作關系,但由于出現利益分配問題,蘋果選擇專利訴訟方式對抗三星也就不足為奇。

  對于蘋果來說,盡管專利博弈步伐跟不上產品更新速度,也無法實現快速打擊,但是通過“337”調查和法院訴訟等方式,可以阻擊競爭對手的發展勢頭。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三星與蘋果之間進行的專利博弈,實則是通過專利這一有效武器打壓競爭對手,從而在各個環節搶占優勢。事實上,蘋果通過專利博弈雖難以直接摧毀安卓陣營,但卻影響了三星的發展。從最近統計數據來看,近些年來,三星手機的市場占有率不斷下降,這與三星與蘋果長期進行專利博弈消耗了一定精力可能也有關系。(中國知識產權報 啟源)

  【相關:回顧三星蘋果專利的恩恩怨怨】

  匯總:三星蘋果這四年專利大戰的全過程

  三星和蘋果的“專利大戰”總共耗時四年,花費數十億美元,橫跨4個大陸,寫下百萬頁文書,還有數不清的官司,到5月18日,這場大戰終于有了一個階段性的結果。

  道瓊斯5月18日報道,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陪審團裁定,部分三星智能手機侵犯蘋果公司數項“設計專利”(design patents),但由于沒有明確證據表明蘋果產品的“商業外觀”(trade dress)也遭到侵權,因此要求加州聯邦法院對此案重新審理。

  三星公司相應的賠償金額也將因此減少。據《財富》網絡版消息,美國聯邦巡回法院有三位匿名陪審團成員,他們認真研究了之前所有的涉及專利侵權案,得出了以上結果,并責令加州法院重新調查2012年判決的三星需支付蘋果9.3億美元(約合57.60億元人民幣)的責罰,尤其是與商業外觀侵權相關的3.82億美元(約合23.66億元人民幣)賠償。

  原因:影響用戶一般情況下,競爭雙方在專利大戰上博弈,不只是為了爭個輸贏,判決結果可能會對市場份額、供應商、用戶選擇產生影響。而蘋果與三星之間的專利大戰,更是整個手機設計領域關注的焦點。

  幾億美元對三星和蘋果來說只是毛毛雨,關鍵在于法院如何劃清美國知識產權法里“設計專利”和“商業外觀”的界限。

  在這兩者當中,前者多用于工業設計領域,后者除了產品的外形和狀貌之外,還包括產品的包裝、所使用的顏色與其他因素的組合,甚至營銷技巧等。本案的判決有可能對今后的很多專利侵權案產生影響。

  俄克拉荷馬大學(University of Oklahoma)法學教授Sarah Burstein認為,本周的判決結果將會讓“設計專利”成為更有力的法律武器,因為美國聯邦巡回法院正在制定一個功能性標準,法院不能僅憑“商業外觀”斷定三星侵權與否。

  發端早在2011年,三星推出首款Galaxy手機,蘋果公司因為三星第一代Galaxy手機與iPhone的相似程度極大,在向三星發出專利授權要約遭到三星拒絕以后,將三星告上法庭。

  蘋果的律師當時披露了一份長達132頁的三星內部報告,該報告將Galaxy S和iPhone進行了逐項對比。三星的產品設計師在這份報告中的結論令人震驚:建議讓Galaxy S更像iPhone。三星反駁稱,這份報告只是常規的“競爭形勢分析”。

  手機風波過后又是平板電腦專利之爭。2011年4月15日,蘋果稱三星侵犯了蘋果的專利權。蘋果指責三星“偷竊”了部分iPad和iPad2的設計,向三星索賠25億美元(約合154.84億元人民幣),并要求其停止銷售平板產品。三星同樣以起訴的方式回擊。2011年4月21日,三星在韓國、日本和德國起訴蘋果,稱蘋果侵犯了三星的專利權。

  2012年8月,法院裁定三星侵權成立,但將賠償金額減少到10億美元(約合61.94億元人民幣)。三星當然不接受,要求法院裁定10億美元的專利侵權罰款無效,蘋果則想加大獲勝優勢,要求法院禁止三星在美國銷售部分型號的智能手機。

  糾纏三星與蘋果為了專利“打”了多年,專利大戰足跡遍布韓國、日本、德國、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和荷蘭。

  不過,這對“歡喜冤家”有打也有和,一直在一邊爭吵一邊合作。三星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內存、顯示屏等關鍵零部件的供應商,它的買家當中當然也包括蘋果。

  此外早在雙方第一次兵戎相見之前,蘋果曾向三星發出專利授權要約,愿意以每部手機30美元(約合185.81元人民幣)、每部平板電腦40美元(約合247.74元人民幣)的價格授權其專利組合。如果三星愿意拿出自己的專利組合進行交叉授權,蘋果還可以按此價格給三星20%的折扣??呻p方在價格上談不攏,帶來后續曠日持久的訴訟。

  在2012年5月24日,蘋果CEO庫克曾與三星CEO崔志成在舊金山一家法院會面,尋求和解,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在蘋果官網公布的2014年供應商名單中,三星集團旗下一共有三家公司在列,包括三星電機、三星電子和三星SDI。另外,三星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工廠,也正在為蘋果制造下一代iPhone手機A9芯片。不過為了規避在CPU這個關鍵部件的制造上單獨依靠三星的風險,蘋果也把部分A9產能轉移給了臺積電,這也一直是半導體代工行業熱議的話題。

  從這個角度上看,蘋果和三星之間爭爭合合的這場官司,可能并沒有完全結束。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如何保護服裝設計的著作權?
下一篇:能否喚醒沉睡的軟件資產管理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