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司法困境亟待破解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近年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現象日益增多、屢禁不止。利益引誘、法律意識薄弱等固然是一大成因,打擊和防范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上存在的取證、鑒定、量刑等司法困境也不容忽視。
手段多樣復雜
取證存在難度
日前,寧波市兩家基層檢察院對近年來受理的知識產權類案件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其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涉案罪名相對集中。以市區一家基層檢察院為例,在該院2010年至2014年受理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中,侵犯著作權罪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兩個罪名,占到了總數的91.6%。而侵犯商業秘密罪、假冒專利罪等由于取證、認定極為困難,實踐中偵破難度也相當大。
“當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手段不斷升級,往往沒有留下痕跡、物證,侵犯行為難以辨識;同時,其犯罪組織嚴密,會積極進行窩贓串供、協調配合,致使犯罪證據、作案工具和贓款贓物難以及時獲得?!睓z察官介紹,隨著電子商務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成了新的犯罪工具,這就使得證據很容易滅失,行為人只要輕點鼠標,網上交易情況很快被銷毀,給司法取證帶來難度。
“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中很多類型的犯罪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明知的故意。然而,明知屬于主觀因素,往往比客觀行為難以證明,取證就會難上加難?!绷硪晃粰z察官告訴記者,與此同時,跨境、家族化、公司化等趨勢無形中加大了取證難度。
量刑普遍偏輕
難以形成震懾
侵權行為屢禁不止,歸根到底,輕刑化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根據我國現有法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一般量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刑偏低,讓大多數的侵權犯罪具有了適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能,具備了適用宣告緩刑的前提條件,再加上自首、悔罪表現等法定、酌定情節的認定,輕刑化成為一種客觀必然。同時,現行法律對緩刑適用條件的規定嚴密性不足、伸縮性過大,造成了緩刑適用較多。
據寧波市一家檢察院數據統計:2010年至2014年侵犯知識產權的94名犯罪嫌疑人中,僅4人被判處實刑,適用非監禁刑比例高達94.74%。
“輕刑化降低了法律的震懾力,致使犯罪分子存在僥幸心理?!睓z察官認為,知識產權給社會所帶來的利益是難以估量的,應提高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法定刑。
涉及多個領域
專業鑒定困難
一種產品是否侵犯相關的知識產權,產品的鑒定至關重要。然而在兩個基層檢察院各自的分析報告中,缺少專門的鑒定機構和專業的人才被不約而同多次提及。
“在司法實踐中,侵權產品的鑒定尚未指定專門鑒定機關,導致對鑒定機關作出的鑒定意見存在爭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司法成本的浪費?!鞭k理此類案件的檢察官介紹,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往往涉及學科專業性、綜合性都較強的商標、著作權、專利、商業秘密等多個領域,而目前無論是偵查機關,還是檢察機關公訴部門,在相關專業知識上都有所欠缺,導致案件的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工作困難加大。
業內人士建議,首先應加大對司法人員知識產權專業知識培訓,同時可適當引入相關有專門知識的人參與訴訟過程。
上一篇:專利這一著不慎 HTC滿盤皆輸 下一篇:培育企業創新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