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版權合同,影視企業規避法律風險的利器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版權合同,影視企業規避法律風險的利器

發布時間:2015.11.17 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票房破13億元!國產電影《夏洛特煩惱》成為今年國慶檔電影市場上的一匹黑馬,叫好又叫座(本報2015年10月30日第11版曾作相關報道)。在一片叫好聲中,也有人指出,《夏洛特煩惱》涉嫌抄襲美國電影《佩姬蘇要出嫁》,影片中的幾首音樂也涉嫌侵犯詞曲作者的相關權益。雖然后來電影版權方發聲明,表示《夏洛特煩惱》不存在這些版權問題,但在國內電影市場,其他許多電影確實存在類似的版權問題。國內影視企業如何防范相關版權法律風險,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首先是署名混亂帶來的法律風險。在影視制作過程中,由于受資金、體制和市場發行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出資者、電視臺在影視作品中署名的現象很常見,由此出現了很多新名詞,如執行人、聯合攝制單位、參加攝制單位以及聯合出品單位等等。署名混亂背后隱藏著法律糾紛的風險。有些影片的聯合攝制單位就有四五十家電視臺之多。其實這些聯合攝制單位與影片版權沒有任何關系,只是為了發行的需要而署名的。將來一旦發生糾紛,這種署名方式將給影視作品確權帶來很大的麻煩,會產生多人共同擁有影視作品版權的情況。規避這種法律風險最好的方法,就是影視企業將版權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通過其他方式給予影視作品參與人經濟回報。因此,為了避免將來發生法律糾紛,影視企業要充分重視與影視作品參與人的合同約定,如影視企業與編劇等著作權人的版權合同尤為重要。

  其次是劇本創作涉及的相關法律風險。影視制作是從劇本開始的,劇本的版權問題不容忽視,這也是影視企業版權糾紛高發地帶。實踐中,劇本的版權問題非常復雜,有職務創作、委托創作、合作創作、演繹創作、匯編作品創作等各種劇本創作形式,不同創作形式的版權問題差異較大,版權法律風險也各異。

  依據法律規定,如果編劇是影視企業的正式雇員,其為完成單位的工作任務而創作的劇本版權歸屬于影視企業。但是,為了避免將來因為劇本版權問題發生糾紛,在與編劇簽訂的勞動合同中還應詳細約定編劇創作劇本的版權歸屬等問題。同時,合同還應約定編劇如果侵犯他人版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以及保密義務等,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提醒編劇不要惡意侵權,另一方面,一旦產生糾紛,也為企業追究編劇責任提供法律依據。實踐中,委托創作劇本最為常見,有委托直接創作劇本、委托改編劇本、委托策劃創意等等各種形式。委托創作過程中最容易發生版權糾紛的就是創作標準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雙方簽約時要詳細討論各種細節,盡量細化作品認定標準;另一方面也要珍惜編?。ㄊ芡腥耍┑膭撟鲃趧?,要合理維護編劇的合法權益,避免將來因此發生糾紛。另外,劇本最終的使用認定也要在合同中細化約定,如故事大綱、人物形象、人物名稱、故事背景等使用是否是對劇本的使用等等。至于合作創作劇本的情況,影視企業需要注意與多個合作創作編劇共同簽訂合同,對合作創作編劇之間的版權權益及署名問題等等細節進行明確約定。利用演繹作品或者匯編作品進行劇本創作時,既需要取得演繹作品及匯編作品著作權人的授權,也需要取得原著作權人的許可。

  再次是使用他人作品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影視作品是眾多人員共同參與制作完成的,除劇本之外,難免會使用到其他人的作品,如音樂、影視片段、攝影作品、劇照、美術作品等等。對這些作品的使用需要妥當處理好相應的版權問題,以合同的形式進行詳細明確的約定。

  影視片段的使用一般按照分鐘計價,每個剪輯的收費標準也是根據授權時間長短收費。僅僅在影視發行階段使用,還是需要在品牌開發及商業運作等下游環節繼續使用,這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音樂作品的版權許可使用情況更加復雜。根據樂曲長短、使用方式(如MV、音頻或者背景音樂等)、使用次數、影視作品類型的不同,費用也會有所差異。影視企業如果打算反復使用,最好一次性買斷所有權利,費用雖然昂貴,但能避免將來可能會發生的版權糾紛。其他作品,包括圖書、電視節目、攝影作品、劇照、美術作品等,都必須在獲得權利人的許可后才能使用。至于影視企業與導演、演員等其他參與人員之間的版權問題,也需要在相應的合同中明確約定。

  最后,商業運營中需要防范的版權風險。影視企業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及各種營銷手段不斷深入挖掘影視作品的版權價值。衍生品主要包括產品形象、唱片和原聲帶、電影中的道具、游戲、商品(如玩具、禮品、家具、文具、體育用品等),是影視作品版權價值和品牌價值的延伸。影視企業在衍生品開發過程中要通過版權許可使用合同明確約定使用范圍、時間、地點、期限、費用、使用方式、費用支付辦法、可否后續商業使用等等具體細節,才能更好地維護權利人的權益,更好地實現影視作品的商業運營。因此,簽訂嚴謹明確的合同是影視企業明確相關權利義務、規避法律風險的不二法門。(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 劉知函)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專利戰對“走出去”的中國手機企業意味著什么?
下一篇:推進交易平臺建設,盤活知識產權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