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企業應先學學華為如何對待專利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優勢

企業應先學學華為如何對待專利

發布時間:2016.01.19 新聞來源:百度

這兩日筆者朋友圈里不少互聯網創業的CEO都在轉發一則消息:華為與愛立信續簽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向以“吹噓”和“撕逼”著稱的互聯網圈對通信行業兩大巨頭的和氣生財點贊,這很難得。

 

  這兩日筆者朋友圈里不少互聯網創業的CEO都在轉發一則消息:華為與愛立信續簽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向以“吹噓”和“撕逼”著稱的互聯網圈對通信行業兩大巨頭的和氣生財點贊,這很難得。這一定程度上表明,新興的互聯網創業者們也開始正視專利的價值和意義。

 

  先回顧新聞。1月14日,華為與愛立信宣布達成續簽全球專利 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了兩家公司包括GSM、UMTS及LTE蜂窩標準在內的無線通信標準相關基本專利。根據協議,雙方都許可對方在全球范圍內使用自身持有的標準專利技術。作為續簽協議的一部分,華為自2016年起將基于實際銷售向愛立信支付許可費。協議的進一步細節保密。

 

  作為全球通信行業數一數二的巨頭,華為和愛立信為什么愿意把專利技術交叉許可開放給對方?比愛立信年輕112歲的華為,為何愿意持續向老前輩愛立信支付交叉許可結算差額?雙方此舉對中國企業創業創新、走出國門有哪些現實意義呢?筆者一一為你拆解。

 

  華為與愛立信續簽專利交叉許可的邏輯

 

  《從0到1》的作者、PayPal創始人、硅谷著名風險投資家彼得·蒂爾對專利有很高的評價,他認為專利技術是一家公司最實質的優勢,它使你的產品很難或不能被別的公司復制。作為科技創業“意見領袖”,蒂爾一語道破了專利技術對于公司的巨大價值。

 

  專利有價值,那么為專利付費還有什么可質疑的呢!當然,單純 從專利買賣角度去看待專利的價值是狹隘的,這有可能被一些專利流氓公司“借雞生蛋”,將專利技術囤積居奇,阻礙行業乃至社會創新的進步。專利真正的大價值,在于真正懂得、需要它們的前線公司,去共享和使用它們,創造出更大規模的新的價值。

 

  當然,除了專利本身具備交易價值、可以共享能催生新的價值外,華為與愛立信的專利交叉許可還存在別的意義,值得行業探索和借鑒。簡單地說,這次雙方續簽協議體現了長期的領導者如何與厚積薄發的追趕者智慧地相處。

 

  ABI 2012年發布的LTE標準專利報告顯示,華為和愛立信處于第一梯隊,領先阿爾卡特朗訊、高通和三星等。在2005-2011年期間,愛立信保持整體的領先優勢;自2010年開始,華為貢獻了最多標準專利。在更前沿的5G方面,華為計劃提前在2018年實現試商用(愛立信CEO衛翰思預計的是在2020 年),在此之前將至少投入6億美元用于5G技術的研究和創新。目前從各方面的信息來看,華為和愛立信已成為5G標準最大的兩個推進者。

 

  “2G、3G時代追趕,4G時代齊頭并進,5G時代引 領”,這是華為輪值CEO胡后崑對華為的認識和期許。很顯然,華為在前瞻性技術方面展現出來的強大的后來居上的能力,得到了愛立信的尊敬和重視。對于這樣的對手,與其閉門對立,不如打成一片。這不僅僅是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計算,更是為長遠的知己知彼盤算。當然,這一層意義,可能是當事雙方心照不宣但不便言 明的。

 

  創新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承和發展

 

  一提到創新,很多人都把它與顛覆、破壞等詞匯聯系在一起,或 者覺得創新一定是自主行為,一切都要親自動手,其實這些都是誤區。更多的時候,創新是牛頓的那句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對前人研究成果的繼承和發展,可能是更現實的創新方式。在移動通信這樣的技術密集型領域,顛覆更是不會被輕易提及的,更多是以一種演進的方式在向前發展。

 

  盡管華為是極少數被外國友人承認和尊敬的中國創新公司,但華 為本身并不強調自主創新,而是強調開放。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去年10月份在接受《福布斯中文網》的一次采訪中明確表示,“我們不強調自主創新,我們強調一定要開放,我們一定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摸時代的腳。我們還是要繼承和發展人類的成果?!?o:p>

 

  如何繼承和發展?華為主張通過繳費以合法的方式換取別人的技術進行使用,或者依靠自身的專利儲備進行專利互換。為此,華為每年要向西方公司支付數億美元的專利費,但華為堅持不投機,不存僥幸心理,樂于為有價值的創新成果支付使用費。

 

  為專利付費在西方世界并不鮮見。蘋果與愛立信在去年也達成了 全球范圍內的專利授權協議。協議規定蘋果將在前期先向愛立信支付一筆款項,之后還持續向愛立信繳納專利授權費;同時雙方在全球多個地區針對對方的專利訴訟也終止。此外,Twitter與IBM、Facebook與雅虎、谷歌與微軟,都有在專利方面的購買行為和交叉許可協議,充分體現了作為后來者對前輩知識 產權的尊重和買單意愿。

 

  當然,業界也存在不少的專利紛爭,譬如蘋果與三星的專利“世 紀大戰”。有的后來者、小廠商甚至希望被大企業發起專利訴訟,鉆專利核定、判決期限長的空子,借以一戰成名。當然也不乏“專利流氓”,使用自有或收購的專利武器狙擊行業新秀。華為在這方面態度非常明確,堅決倡導通過增強溝通減少爭議,反對“專利大棒”和“專利流氓”行為,主張以和諧行業環境促進創新和發 展。

 

  華為認為,一味抄襲和濫用知識產權是兩個極端,都將損害行業 環境,尊重而不濫用知識產權才能促進有序競爭和持續創新。因此,華為積極開放專利,并為己方不擁有的專利技術買單,同時呼吁專利收費公司不要濫用知識產權 “大棒”,共同營造和諧健康的行業環境。毫不夸張地說,這種思維是戰略級的,是符合世界主流價值觀,真正有利于企業、行業和產業健康、高速發展的思維。

 

  中國企業要走出去必須學會交專利費

 

  當談到硅谷的成功時,有三個要素會被反復提及:一是人才、二 是資本、三是環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環境,其一方面指人們對創業的支持熱情和對創業失敗的容忍度,最重要的還是一套正確的知識產權價值觀和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有學者指出,正是這種知識產權制度讓硅谷的公司展現出了非常高的估值和溢價能力,從而成為全球科技創業創新的風向標。

 

  關起門來可以“一家親”,走出國門則必須遵守國際規則。近年 來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不少外出的中國人——不管是旅游、學習還是工作——都感受到了國際規則對固有習慣的巨大沖擊。上升到創業創新、企業經營層面,中國企業想要走出去,也必須遵守國際上的知識產權規則,使用他人專利必須付費。否則,毫不夸張地說,在已然由西方世界建成并主導的價值觀體系里,專利“裸 泳”的企業將寸步難行。

 

  更何況,這種價值觀是具備普世價值,值得被遵從的。只有嚴格 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才可能有原創發明的產生。只有保護知識產權,企業才會有創新的動力與積極性,以及對創新技術的深度投資。沒有原創產生,一個國家不能成就大產業。即便僥幸成功了,也不能稱之為強產業,也會像在沙漠上蓋樓一樣,根基不穩,隨時倒掉。

 

  改革開放的前幾十年,我們都是打開國門等著別人來投資,不知 道專利為何物,力量幾何。今天,隨著全球一體化加速,人才、資本的流動性加強,中國企業理論上具備了走出去的可能,但是放眼全球,你會發現很難數出幾個華為這樣不僅能在比我們落后的國家和地區家喻戶曉,也能打入歐美發達社會的企業。究其原因,還是在專利儲備上的欠缺,導致了不敢走或走不出?,F在,對有志于 跨國發展、拓展全球疆域的中國企業來說,是時候參照華為的做法,在專利技術上下苦工布局了。

 

  可喜的是,近期好幾家中國手機廠商頻頻與高通等簽訂專利授權協議,反映出中國手機產業走向以尊重知識產權為基礎的創新、良性、規范競爭的開始??深A料,中國企業尊重知識產權,合理繳納知識產權費用,不僅不會吃虧,從長遠看反而能獲得很好的利益——華為只是其中的一個案例。

 

中國企業家們,不要為Twitter向IBM、Facebook向雅虎、谷歌向微軟支付專利費而“抱不平”,這些新晉明星企業選擇了最正確、最智慧的處理方式,這不妨礙它們成為最有口碑、最有價值的企業,而且把生意做到全球?。ɡ詈偅?o:p>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經行政登記的單位名稱并不必然受法律保護
下一篇:知識產權局推進全系統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