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動物能成為著作權權利主體嗎?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動物能成為著作權權利主體嗎?

發布時間:2016.04.07 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2011年,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一只獼猴用攝影師大衛·約翰·斯萊特的攝像機,自拍了一系列照片,大衛·約翰·斯萊特主張自己擁有這些自拍照的版權。2015年9月22日,善待動物組織(PETA)代表該獼猴在美國法院提起了訴訟,其主張大衛·約翰·斯萊特以及該照片的出版商利用猴子自拍照盈利的行為侵犯了該猴子的版權。2016年1月6日,美國加州北部地區法院的威廉姆·奧瑞克法官(William H. Orrick )在開庭時支持了被告駁回訴訟的請求,隨后法院在2016年1月28日對該案作出正式的書面裁定,明確動物不具有主張版權的訴訟資格。

  據了解,威廉姆·奧瑞克法官主要從成文法、判例法和美國版權局的行政法規3個方面論證了美國版權法沒有賦予動物作為版權法主體的資格。

  首先,雖然美國版權法要求作品是基于作者的創作,即存在“源自作者”的要件,但是并沒有在文義上明確“作者”不包括動物。對此,威廉姆·奧瑞克法官認為,如果成文法賦予動物具有權利主體的資格,立法者會對此予以明確,否則應理解為該法沒有納入動物作為權利主體。在2004年判決的鯨類動物保護組織訴布什案中,原告代表全世界的鯨魚和海豚提起訴訟,認為被告違反美國瀕危物種保護法案、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案和國家環境政策法案。美國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支持了駁回訴訟的決定,指出如果立法者希望采取不同尋常的方式賦予動物與自然人一樣的訴訟資格,他們會明確對此作出表示,且應當明確作出表示。同樣,美國版權法案顯然也沒有明確將版權主體的資格擴展至動物。

  其次,不僅美國版權法案中沒有提到動物的訴訟資格,美國判例法也從未承認動物可以成為版權法的權利主體。威廉姆·奧瑞克法官指出,美國最高法院和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在分析作者身份問題的時候反復提到“人”(persons)或“人類”(human beings)。如在1989年判決的創意非暴力組織訴瑞德案中,美國最高法院對版權主體使用了“人類”一詞。又如在2000年判決的阿爾穆罕默德訴李案中,美國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對版權主體使用了“人”一詞。

  再次,美國版權局在2014年12月份明確作出規定,“源自作者”要件只限于人類,動物創作的“作品”不享有版權保護,也不會予以版權登記。威廉姆·奧瑞克法官強調,在解釋版權法案的時候,法院在適當的情況下應遵從美國版權局的解釋。

  另外,原告指出,動物不享有版權會不利于動物藝術產業的發展。威廉姆·奧瑞克法官對此回應道,這個觀點應該向國會和總統提出,不應該向法院提出。

  筆者認為,雖然動物創作的作品不受版權法保護,但是如果動物的“創作行為”受到人類意志的控制或實質影響,此時動物只是人類創作的工具,人類對其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這種情況下的作品應該享有版權。不過,在該案中,猴子的自拍照并非基于人類意志而產生,不存在攝影師個性的介入,因此大衛·約翰·斯萊特也不享有版權,猴子自拍照屬于公眾皆可使用的公有領域。在此之前,大衛·約翰·斯萊特曾由于維基百科使用猴子自拍照而聲稱提起版權侵權訴訟,但該案尚未進入法院的審理。(阮開欣  作者單位: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歐盟委員會專項報告指出:版權政策亟需適應新環境
下一篇:誠帝索賠6000萬元遭駁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