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打出“疏”“緩”組合拳 便民利企促創新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打出“疏”“緩”組合拳 便民利企促創新

發布時間:2022.07.08 新聞來源:

——國家知識產權局12條穩經濟政策面面觀(源頭保護篇)


  開欄的話


  疫情防控是“國之大者”,經濟工作事關發展大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出臺12項務實政策措施,以知識產權之力穩市場、保民生,進一步優化創新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穩定發展。從即日起本報特開辟“穩經濟 惠民生”專欄,從源頭保護、優化環境、帶動消費、促進融資、轉化運用、優化服務、基層發力等7個方面解讀,幫助市場主體了解政策、用好政策,激發其創新發展內生動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關心市場主體的“錢袋子”,實施專利年費繳納期限延長政策,緩解企業的資金困境;提升創新主體的能動性,優化知識產權服務機制,便民利企激發發展活力——在國家知識產權局今年6月印發的《關于知識產權政策實施提速增效 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中,出臺的這兩項政策措施牢牢把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從源頭保護著手,為促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延緩年費繳納 擠出創新“活錢”


  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穩住市場主體是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基礎。當前,“活錢”成為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保經營、謀轉型、促發展的“牛鼻子”。


  瞄準癥結,知識產權資金政策靠前發力,實施年費繳納“緩字訣”,幫助市場主體減負紓困。日前落地的專利年費繳納期限延長政策提出,對于專利年費(不含授權后首年年費)繳納期限屆滿日在2022年6月15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之間,且享受我國專利費用減繳政策的專利權,將該專利年費繳納期限屆滿日自動延長至2023年6月15日,其間不產生滯納金。


  “可以提出專利收費減繳請求的專利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首先需要符合以下3個條件之一:年度月均收入低于3500元(年4.2萬元)的個人;上年度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低于30萬元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由此可見,知識產權資金政策發力,首先奔著更可能存在資金急情、難情的市場主體而去?!比坳柟庵R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流程部經理羅軒向記者詳細剖析該項政策的實在利好,“專利年費應繳金額因繳費年度不同而有變化。按照發明專利最大年費金額為8000元考慮,那么一件符合時限條件的發明專利可暫時延期繳納8000元年費,并節省滯納金最大金額至2000元,合計在這一年可以節省1萬元維持專利權的費用,減負效果十分可觀?!?/span>


  “專利年費繳納期限延長政策的落地,讓市場主體支出減負直接體現在‘賬面上’,幫助市場主體在特殊時期盡可能保持流動資金的合理充裕,保有持續經營、創新求變、穩定發展的能力?!眹抑R產權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這一政策還可以增強市場主體維持已有專利權的主動性,通過知識產權保護夯實創新驅動力,激發經濟潛力,增強經濟韌性。


  疏通創新通道 激活“經濟細胞”


  經濟固本培元、行穩致遠,離不開創新為其源源不斷“輸血供氧”。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特殊時期及時疏通知識產權申請注冊和權利救濟通道,有效發揮知識產權制度保護和鼓勵創新的效能,將極大提振市場主體持續創新的信心。


  疫情防得住,經濟才能穩得住,人民生活才能平平安安。


  早在2020年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就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支持復工復產十條》,提出對涉及疫情防控的專利申請和商標注冊開辟審查綠色通道,對于復工復產企業辦理知識產權相關事務,因受疫情影響超出相關期限的,依法給予期限中止、順延及請求恢復權利等措施。


  此次出臺的便利知識產權申請注冊和權利救濟的穩經濟政策,繼續強調要充分發揮專利優先審查、商標注冊申請快速審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機制作用,建立涉及新冠肺炎防治的專利申請綠色通道。此前,面向涉疫科研攻關和轉型生產等市場動作,知識產權精準發力,截至今年4月2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對2494件涉疫專利申請予以優先審查,已授權專利1992件;截至6月10日,已累計對符合條件的390件涉疫商標注冊申請予以快速審查,初步審定并公告259件。


  不僅如此,此次政策進一步放大知識產權活躍于各類市場、助力經濟“鎖鮮”的視角,關注地理標志對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對受疫情影響較大地區提出的有助于當地特色經濟發展的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和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地理標志產品認定、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核準申請,在符合相關條件下提前審查;關注市場主體對外經貿往來和知識產權海外布局,提出用好《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大幅提升市場主體外觀設計全球布局效率。


  一項項務實舉措,一條條助企政策,正在調動起創新主體的創新積極性、保護能動性,讓“經濟細胞”活起來、動起來,匯聚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本報記者 李楊芳)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2023年度佛山市標準化戰略資金項目申報指南
下一篇:品一品,小龍蝦里的“專利味道”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